在江蘇泗洪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天崗湖上遍布一排排充滿韻律的光伏電板,似一片蔚藍色的海洋。
江蘇省目前形成了從硅料提取、硅錠制備、電池生產到系統應用于一體的完整光伏產業鏈,不僅集中了全國一半以上的重點光伏制造企業,而且包括國內光伏組件價格下調、光伏平價上網等在內的一系列能源行業積極變化也由江蘇推動誕生。
一路走來并非坦途。2018年光伏補貼退坡,給行業抹上一片陰霾。但技術的大爆發迎來柳暗花明,光伏發電成本不斷下降,真正實現了平價。日前中國在氣候雄心峰會上提出,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新能源產業未來可期。
光伏走過的平價之路,也是整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退補
擴產降本轉向技術致勝
“當時覺得平價根本做不了,沒想到今天發展這么好。”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江蘇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新能源工程公司總經理胡煜告訴記者,光伏從2005年起逐漸發展起來,江蘇入局較早,“我們大樓2007年做了屋頂光伏,當時造價很高,一瓦40元,現在只要3元,當時硅片都要24元,現在幾毛錢”。
國家電網江蘇電力公司發展部相關負責人陳國年介紹,從2009年以來,江蘇光伏裝機年均增長138.4%,截至2020年11月底,江蘇省光伏裝機已經達到1671萬千瓦。
2008年,江蘇一批光伏企業集中上市,逐漸搭建起了全國最全的光伏產業鏈條。江蘇省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秘書長施新春告訴記者,一個產業起來了,就需要很多供應商,僅江蘇揚中一個小鎮就有幾千家配件商,“配套發展快,人才集中,形成了良性循環”。
胡煜介紹,當時江蘇光伏企業多、規模大,“開始是補貼驅動,然后每年逐漸退補,而企業的動力就是必須要把成本降下來,廠家間你追我趕,各有優勢,技術一直在進步”。
能建江蘇電力院新能源工程公司電氣部主任、高級工程師王海華介紹,2019年,電池技術刷新了效率紀錄;疊瓦和半片技術受到市場青睞,組件功率大幅提升。技術創新百花齊放,光伏企業不斷刷新電池端、組件端的功率、效率等性能輸出,傳統擴產降本的競爭模式轉向了技術致勝的博弈。
趨勢
政策引領轉向需求驅動
“在技術創新驅動下,光伏的度電成本已經下降到十年前的30%以下。”施新春告訴記者,從2019年起,越來越多的光伏平價項目開工,集中式光伏已經走完了平價前的“最后一公里”,“2021年,光伏發電將迎來平價上網元年”。
施新春指出,除了光伏,陸上風電也擺脫了補貼限制,走上了平價之路。我國提出,2030年將達到碳排放峰值,2060年實現碳中和。為實現這一目標,“十四五”期間中國新能源新增裝機預期較“十三五”期間增長50%以上。
與此同時,光熱、儲能、氫能等雖短期內不具備經濟性,但也逐漸步入了降本的快車道。
在南京,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新能源汽車整車產量達到近10萬輛,占全省的2/3,全國的8%,充電場景也隨之不斷拓展。“新能源車好比移動的充電寶,車主可以在用電低谷時充電,在用電高峰時向電網放電,既降低了新能源汽車使用成本,也平衡了電網負荷。”相關工作人員說。
在江蘇常熟,重塑科技常熟產業化基地去年投產,基地將成為具備強大自主知識產權的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產業化基地,有望進一步緩解國內氫燃料電池產業“卡脖子”難題。
“這是重塑科技最新一代的60—110kW中、高功率氫燃料電池系統,已實際應用于包括鋼鐵運輸、城際高速物流、專線貨運、渣運、市政服務等多種場景,做到零碳排的同時歷經長時間運行、高負載率、持續高速等嚴苛工況驗證。”在江蘇基地展廳,重塑科技江蘇生產部經理顧錦君向記者介紹。
“擺脫補貼的依賴性,實現市場化的驅動,尤其是技術驅動和應用場景的驅動,是必然的趨勢。”胡煜認為,不可否認補貼在新能源產業特別是初期發展的作用,但是對于整個新能源產業來說,“丟掉補貼‘拐杖’意味著電價政策調整帶來的產業波動可以避免,產業成長環境得以改善,產業發展節奏更有預期。”
未來
方向明確還有問題待解
“平價是一座高峰,無疑光伏已經邁了過去。接下來無論是海上風電還是氫能,都必須要邁過去,邁過去才有未來。”施新春說。
2021年,新增投產海上風電項目將不再納入財政補貼范圍,平價條件下,海上風電也要面臨光伏曾經走過的發展調整期。在江蘇,海上風電資源豐富、年利用小時數高、發電量高,是最具規模化發展潛力的可再生能源。
“海上風電是跟著大項目走的,在帶動產業鏈集聚方面能量很強。”江蘇省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風電專業委員會主任徐鵬介紹,葉片、塔筒這些部件都非常大件,考慮到成本和物流,需要就近進場,“一個海上風電大項目啟動了,能帶動就近配套設施,吸引企業形成產業集聚”。
在江蘇南通市如東縣洋口港以北地區,三峽新能源的兩個海上風電場和中廣核的海上風電場一字排開,矗立在蔚藍的黃海之中。三個項目裝機分別為400、300、400MW,目前電源本體及配套送出工程正在建設之中。
“海上風電是未來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但是現在成本非常高。”胡煜說,當前江蘇、廣東等沿海城市紛紛出臺了海上風電發展規劃,近海資源基本被鎖定,未來必將走向遠海,但是目前材料成本高、海上施工成本高等問題仍需解決,海上風電的儲能、輸電特別是遠海輸電技術也不夠成熟。
當前,短時間內裝機總量大幅提升帶來更多希望的同時,也讓新能源的消納問題成了未來相關領域發展的“攔路虎”。
國網江蘇電力調控中心水新處處長雷震介紹,江蘇光伏裝機67%分布在蘇中蘇北地區,只有33%的分布在蘇南地區,風電也同樣如此。布局大多在蘇北,但負荷中心在蘇南,一江之隔,阻礙了“北電南送”,從而產生消納瓶頸,“如果過江通道堵塞,電網壓力就會非常大。”此外,風光發電不具備調峰能力,如何有效緩解電力平衡及調峰矛盾,拓展清潔能源消納空間也是同樣重要的課題。
“對于新能源而言,平價是起點,并非終點。”施新春說。
建言灣區
廣東新能源產業集聚仍有提速空間
2020年出臺的《廣東省培育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提出,要以加快新能源開發利用為基礎,以強化關鍵技術攻關為核心,以布局重大工程建設為支撐,以推動產業高效協同集聚發展為落腳點,區分新能源產業不同領域發展水平,分層分類發力,不斷提升產業集群整體發展水平。其中,“海上風電領跑工程”“氫能產業鏈培育工程”被列為我省未來5年的“重中之重”。
雖然江蘇的光伏產業發展走在了前面,廣東在海上風電、氫能等產業的布局并未落于人后。
說起江蘇的經驗,胡煜認為,首先,規劃布局早;其次,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第三,擁有強勁的市場需求;第四是落實相關的產業政策,著力優化營商環境等;第五,用好了豐富的科研資源,長三角地區的高校、科研院所相關人才對新能源發展貢獻很大。
施新春建議,廣東新能源方面工業基礎不強,應當加大對外來整機等相關產業基礎企業的引進,加快整體配套設施建設,有助于產業集群的快速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