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乘用車市場新能源滲透率將達 50%;歐美消費者對智能化功能的需求大幅增加;鋰電池成本預計再降低 25%,推動 " 油電同價 ";全球銷量前 10 大車企中,中國有望占據多個席位;高階智駕進入 15 萬元車型……
全球汽車工業格局將被重塑,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中國。領先新能源車企將在當前領先基礎上,繼續迭代 2~3 代產品。未來 3~5 年,中國車市將出現更多兼并購和深度合作。到 2030 年,中國市場集中度將接近美德日等成熟市場水平……
2024 年 2 月 27 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聯合麥肯錫,發布《駛向 2030: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格局與展望》研究報告,上述觀點即在其中。
根據該報告,到 2030 年,全球新能源領域將出現 8 個方面呈現大變革趨勢。
其一,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
2030 年,全球乘用車銷量將超過 8000 萬輛,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滲透率將達到 50%,且各地區滲透率存在明顯差異。這意味著,將有近 4000 萬輛新能源汽車在道路上行駛。
從市場規模和滲透率角度看,中國和歐盟市場將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領跑者,這兩個地區的滲透率有望超過 60%。
其二,消費者。
調研顯示,歐洲消費者目前的關注因素,仍停留在疫情前的續航、動力等方面,而中國消費者已走在前列。這種臺階式的市場變化和消費者變化意味著,中國市場將持續發揮引領作用,對全球市場的帶動性越來越強。
越來越多跨國企業不僅在中國生產銷售,還將研發布局在中國,甚至將中國研發的產品在全球銷售,或在中國之外生產銷售。中國正逐漸成為全球研發的重要集聚地,這是由消費者變化所決定的。
到 2030 年,無論是中國市場還是歐美市場,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將像中國消費者一樣,關注汽車智能化。這將決定汽車智能化成為車企競爭的主賽道,而非電動化。因此,消費變化既呈現出臺階式的特征,也有趨同的特點。
其三,電池技術和智能化技術。
就關鍵技術來看,動力電池和自動駕駛技術仍處于創新活躍期。
首先,全球汽車動力電池在性能提升的同時,成本仍不斷下降。據測算,到 2030 年,電池成本有 25% 以上的下降空間。這將為新能源汽車普及和油電競爭分化起到關鍵性支撐作用,油電同價、電大于油的時代即將到來。
其次,到 2030 年,人工智能技術將成為一個熱門領域,智能駕駛和人工智能將成為推動全球智能出行的關鍵心智技術。
全球行業高管普遍認為,在智能駕駛領域,中國和美國將最先實現商業化。盡管目前尚不確定哪個國家會領先,但中美兩國無疑是引領自動駕駛發展的主要力量。
其四,產品。
未來,新能源汽車將在生成式 AI 等領先技術支持下,在時間和空間維度上實現 5 大核心功能轉變。
過去,汽車主要是交通工具;現在,汽車逐漸增加了娛樂化功能。再過 5 年,在智能化領域,汽車將聚焦 5 大核心功能——工作生活的智能助手、高度智能的親密伙伴、轉向智駕的安全座艙、場景導向的移動空間和能源網絡的參與節點。
其五,全球供應鏈。
全球汽車供應鏈將發生 " 兩個變化 " 和 " 一個不變 ",即從 " 全球標準化 " 到 " 區域差異化 ",以滿足本士消費者需求,以及從歐美推動創新到中國和歐美并駕齊驅。沒有國家能完全自給自足,全球汽車供應鏈的跨國合作將維持不變。
其六,全球市場競爭格局。
2030 年,全球乘用車市場規模將超過 8000 萬輛,其中,海外核心市場乘用車規模接近 3000 萬輛。
隨著消費者對中國品牌認知度逐步攀升,有望進一步促進中國品牌國際化。
源自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正在重塑全球汽車工業格局,2030 年全球銷量前 10 大車企中,中國車企有望占據多個席位。
其七,產業格局。
未來 3~5 年,中國車市將出現更多兼并購和深度合作。在成熟市場觀察到的變化——前 10 大車企進一步整合、演進,以及產業成熟度提升——都將在中國市場出現。到 2030 年,中國市場集中度將接近美德日等成熟市場水平。
規模制勝。全球頭部 3 家新能源車企的盈利性,隨著規模提升將逐步得以改善。當前,許多車企正處于從技術投入到逐漸形成規模的轉變過程中,越來越多的車企實現規模與盈利的增長。
盈利抓手。從研發到零部件的精密設計,再到制造、營銷,以及整個生命周期的變現,車企需要在各環節做到極致,才能從本質上提升盈利能力。
其八,成功范式和核心能力。
中國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正處于歷史的十字路口,企業需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高質量發展道路,以不變應萬變。
車企未來的戰略定位是區域化深耕、全球化布局。4 種領軍車企類型,包括前沿技術的創新者、成本極致的把控者、生態平臺的運營者、細分賽道的引領者,將脫穎而出。
全球領先車企正逐漸在 5 大核心能力維度上建起 " 護城河 ",以在 2030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在 2 月 24 日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成果發布會暨百人會論壇(2024)交流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秘書長師建華,麥肯錫全球董事合伙人管鳴宇等,還就行業熱點與媒體展開交流。
歐陽明高將未來十年新能源汽車發展細分為 3 個周期,分別為短周期 2024-2025 年、中周期 2026-2030 年、長周期 2030-2035 年。
先看短周期。歐陽明高預計,到 2024 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 1250 萬輛。此期間,市場滲透率將顯著增長,預計上升 5~10 個百分點,保守估計將達到 36%,樂觀預測達到 41%。
隨著插電混動車型、汽車超快充技術發展,新能源汽車市占率將快速提升。到 2025 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將接近 50%,2026 年超過 50%,占據半壁江山。
歐陽明高認為,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將面臨 5 大挑戰與風險。
一是,技術顛覆風險。
全固態電池有潛在顛覆性,但需區分全固態與固液混合技術。全固態電池門檻高、難度大,需持續努力并保持領先。
二是,商業顛覆風險。
電動汽車同質化競爭加劇,需防范新能源汽車企業被大規模購買的風險。
三是,技術路線風險。
例如,特斯拉在智能駕駛領域取得顯著進展,FSD 測試里程已超過 3 億英里并呈指數級增長,同時 Dojo 超算開始量產。這可能會給行業帶來自動駕駛技術路線的風險。
四是,政策滯后風險。
需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實時電價等,優化新能源汽車政策,考慮碳市場政策,確保新能源汽車的綠色屬性有變現機會。
五是,產業進程風險。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不能拖延,需將 2030 年市占率提升至 70% 以上作為目標,加速新舊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