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能源汽車產量在今年前10個月突破百萬輛,全年產量有望達到120萬輛。
日前,上海市統計局發布《2023年10月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數據顯示,今年1~10月,上海汽車產量為168.05萬輛,增長4.1%。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為102.85萬輛,增長38%。
上海成為繼西安之后第二個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百萬的城市,而且上海今年前10個月的產量已經超過了西安去年全年的產量(101.52萬輛)。預計今年全年,上海將重返“新能源汽車產量第一城”的位置。
今年或將重返第一
在2022年之前,上海的新能源汽車產量一直領先,而且也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策源地。2021年,上海新能源汽車產量就達到63.2萬,當年西安新能源汽車產量為26.9萬輛。但是,2022年,在比亞迪的帶動下,西安當年產量飆升至101.52萬輛,超過上海的98.86萬輛。
不過,今年以來,上海新能源汽車的生產一直領先西安。
根據統計月報,上海10月當月新能源汽車產量為11.38萬輛,此前9個月,上海單月產量基本上保持在10萬輛以上。相對比來看,在前7個月,整個陜西的新能源汽車產量大體在6萬~8萬輛,8月份以后才提高到10萬輛以上的水平。
日前,陜西汽車工業協會也發布了陜西汽車產量的數據。今年前10個月,陜西省汽車產量116.5萬輛,同比增長36.4%,增幅高于全國31.5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82.9萬輛,占全省汽車總產量的71.1%,同比增長40.5%。
其中,西安比亞迪依然占絕大部分比重。陜西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前10個月,西安比亞迪汽車產量71萬輛,同比增長20.3%;陜汽集團重卡產量13.28萬輛,同比增長46.56%;西安吉利汽車產量21.3萬輛,同比增長86.1%;寶雞吉利汽車產量10.6萬輛,同比增長96.1%。
西安和上海的增長差異,主要因素就是在兩大主導新能源汽車企業的表現。
根據乘聯會的數據,在新能源汽車零售上,1~10月,比亞迪汽車銷量2142794輛,增長57.7%;第二名特斯拉銷量462355輛,增長37.9%。但是,比亞迪暢銷車型海鷗、元PLUS、海豚等車型不在西安基地生產,其主產車型宋PLUS DM前10個月銷量同比下降40.5%。
在上海百萬產量中,特斯拉也占比較大。據乘聯會發布的10月銷量數據,10月特斯拉汽車銷量中,Model Y銷量為47164輛, 位居第一;Model 3銷量本月銷量為24951,本年累計銷量達244917輛;特斯拉匯總銷量72115輛,本年累計銷量達771171輛。
目前,上海已經成為繼西安之后第二個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百萬輛的城市。按照目前每月保持10萬輛以上產量的生產情況,如果不出意外,上海將登頂今年的“新能源汽車產量第一城”的位置,同時,其產量還將可能超過120萬輛。
向智能網聯轉型
上海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優勢不僅在于產量,還在于完整的產業生態和強大的消費市場。
上海聚集了43家新能源汽車領域上市企業,占全國的7.1%;專精特新企業169家,占比10.2%,全國省市中排名第二位;高新技術企業364家,占比9%,全國省市中排名第四位。
不過,在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上海的汽車產業也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新能源汽車整車方面,上海也面臨特斯拉“一家獨大”的問題,本土品牌如非凡、智己產銷量處于弱勢。特斯拉上海工廠2022年的產量達72.7萬輛,同比增長49.7%,產值1839億元,占全市汽車制造業產值23%,拉動工業產值增長1.3個百分點。
作為老牌汽車重鎮,上海也面臨大象轉身的難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今年4月和9月,上海主要領導兩赴上汽集團調研并召開現場會。這兩次的主題都是深入研究推進上汽集團創新轉型和新能源汽車發展工作。
今年4月,上汽集團發布“新能源汽車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車年銷量達到350萬輛,較2022年增長2.5倍,年復合增長率達到50%,其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車整體銷量中的占比將達到70%;基本完成新老賽道的發展動力切換。
從三季報來看,上汽集團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在加速。目前,上海新能源汽車產量占整個汽車產量的比重已經超過60%。但是,上海汽車產業的轉型不僅在于向新能源汽車轉型,“電動化”已被視為汽車產業變革的“上半場”,“下半場”重點則在智能化,上海也必須領先。
在這方面,上海已經在政策上做出領先安排。2022年11月8日,上海首批自動駕駛高速公路正式開放和頒發全球首張智能網聯載貨示范運營證件,標志著L3以上自動駕駛開始進入商業示范運營階段。
目前,在智能網聯車方面,截至去年底,上海累計開放926條1800公里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向27家企業頒發了458張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牌照,道路里程、測試企業數量和牌照數量均位居全國首位。
在對上汽的調研中,上海主要領導表示,要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進一步明晰主攻方向、抓住關鍵賽道,提升市場化運作水平,更好塑造具有鮮明標識度和技術領先度的自主品牌、特色優勢、爆款產品;持續加大創新投入,掌握更多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技術、塑造更具品牌辨識度和技術領先性的特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