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10月31日播發題為《在深圳,所有的公交車已實現電動化》的報道,報道編譯如下:
一個陰雨的下午,在中國南部科技城市深圳,一些公交車在靜靜地運送著乘客,沒有二氧化碳排放也沒有尾氣排出。
作為公共汽車完全電動化以及能源轉型的試點,擁有近1800萬人口的深圳,早在2017年就已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公交車全電動化的大城市。
中國是全球第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并且依然十分依賴煤炭發電。然而,中國也是在綠色能源方面投資最多的國家。
中國其他一些城市也在效仿深圳,目標是在2025年之前實現清潔公共交通。
中國的例子表明快速實現公交系統的電動化是有可能的,這與西方國家的公交轉型形成了鮮明對比。
公交車比小汽車和卡車對氣候變化的影響要小,但是國際能源署認為,為實現碳中和,電動化是最重要的戰略之一,公交車的電動化約占交通運輸領域累計減排量的5%。
中國是全球的范例。根據國際清潔交通委員會2021年的統計,在全球的電動公交車和電動卡車中,中國的保有量占比超過90%。
電動汽車專家埃利奧特·理查茲強調:“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多年的規劃和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
他解釋說,世界其他地區復制中國模式的能力,在一些城市受到了預算和必要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限制——要給電池充電需要有強大的電力供應。
在深圳的一個公交車車庫,一名司機見證了全部改為電動車后的“巨大差異”。這名有著18年從業經驗的老司機高興地說,電動公交車“真的很舒適……很容易操控,也十分環保。它們根本沒有聲音,這樣駕駛公交車實在是太棒了”。
世界銀行專門針對深圳公交車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在性能一樣的情況下,一輛電動公交車整個生命周期(包括車輛和電池的制造),可以比燃油車減少52%的碳排放。
一名年輕人說:“燃油公交車排放很多廢氣,我在街上行走時能聞到這股味道,感覺很不好。但現在不再是這樣了。”
專業咨詢公司“中國汽車洞察”負責人涂樂說,中國的城市污染和人們對健康風險的關注,推動當局去加快公交系統的能源轉型。
世界銀行在其專項研究報告中指出,這“不僅僅要依賴科技,還要靠政治意愿”。
中國在電動公交車領域的大規模投資,催生了一些電動車行業的巨頭。比亞迪就是一例,如今它已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動公交車制造商,其總部就設在深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