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時節,走進山東省平度市明村鎮的南埠安信光伏發電站,只見3000余畝的土地上,百余排深藍色的光伏電板一眼望不到頭,在陽光照射下正源源不斷地產生綠色電能。
光伏電板下,明村鎮南埠村村民孫興國等10多位農民正穿梭在田地間,收獲已經成熟的花生。“光伏發電不影響底下的花生生長,今年的花生顆粒很飽滿,平均畝產有200多公斤,又是一個豐收年。”孫興國指著一株株從泥土里拔出的花生說。
“這里的沙質土壤適合種花生,我們采用高支架和大間距布置光伏陣列,每排光伏電板之間的間距有5米,在電板下種植適宜生長的矮稈作物,下一茬將種植低莖冬小麥。”南埠安信光伏發電站負責人時杰說。
板上發電、板下種植,“一地兩產”實現土地高效利用。“這個光伏電站年均發電量1.8億度、收益7100萬元,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1.4億噸。”國網平度市供電公司營銷部主任萬鵬說,目前平度市光伏發電總戶數達2.8萬戶,裝機總容量78.9萬千瓦,每年帶動群眾增收2.7億元。
山東是經濟大省,也是用能大省。近年來,為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山東大力發展光伏、風電等新能源。針對光伏建設受場地制約的問題,山東積極探索“農光互補”,在鹽堿灘涂、設施農業等疊加“光伏+”效應,實現光伏發電與農業種植、水產養殖等有機融合。
山東省菏澤市鄆城縣侯咽集鎮地處魯西南,在鄆城鑫華40兆瓦農光互補光伏電站內,近千畝金色的玉米地即將迎來豐收。正在地里打理的侯咽集鎮侯集村村民王作星說:“再過幾天就能收割玉米了,看現在這沉甸甸的玉米棒,今年平均畝產預計有1100多斤,‘農光互補’一地多收,效益翻倍。”
“我們在100多座農業大棚頂上建設光伏電板,冬季棚內種植各種蔬菜,夏季種玉米等,實現棚頂發電、棚下種植的雙層效益。”電站項目負責人桑愷說。
“這個項目自2017年并網發電以來,每年發電量5300萬千瓦時,加上農業種植年均總收益1800萬元;每年幫扶1600戶戶均增收3000元,可為他們帶來長期穩定的‘陽光收益’。”國網鄆城縣供電公司營銷部主任謝鵬說。
“‘農光互補’既輸出了清潔能源,又拓寬了豐產增收渠道,使綠色發電與農業豐收‘兩不誤’。”山東省太陽能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張曉斌說。據山東省能源局介紹,截至今年上半年,山東光伏發電裝機規模達到4945.8萬千瓦,為促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增添了新動能。